学车须警惕教练犯的那些错

很多人都以为在驾校学车,教练教的都是正确的,一些经验技巧便牢牢的记在心中,殊不知,教练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有一些常犯的错误,给大家盘点一下教练会犯的那些已经被当做驾驶技巧的错误。

第一错:低转进挡现象

这是95%以上教练都在犯的错误:

「车一动就换二挡,尽量进挡」。驾龄越长的老司机和教练,越固执地认为应该这样驾驶,他们往往在发动机转速1600-1800rpm时换挡。一位车友驾车非常小心,很少超过2000rpm,因为他的教练谆谆教诲「低转可以省油,对发动机也好」,但他的爱车只行驶了5000多公里就发生发动机抖动、气门有灰尘的现象。

形成原因:

过去中国的发动机和整车,从材质、设计,到工艺水平和调试水平都无法接受高转速和高速度的考验,所以只能低转速低速度。同时,从物理摩擦理论上,高转速的发动机磨损要比低转大;而且,低转进挡在某些短时测试中是相对省油的驾驶方式。

错在哪里:

  1. 目前的发动机本是按照在较高转速下工作设计的,各种部件的动平衡等参数也都是以高转速下为参考值设计,发动机材质和精度已经不需要「低转保护」。如果发动机长时间在非正常的低转工作状态下工作,内部机件的负荷和磨损自然增加,抖动和叫杆儿现象经常发生。
  2. 发动机长期低转会造成燃烧不充分,有些部位会有灰尘,有些部位会被黏黏糊糊的没有完全燃烧的油渍糊住,进一步造成燃烧的不充分,恶性循环之下油耗会上升。

第二错:点刹现象

一些有经验的教练会教一些绝活,如「点刹」以尽量快的频率踩刹车并松刹车再踩刹车,如此往复。他们会声明在雨天可以避免急刹车时车辆旋转或翻车。

形成原因:

原来的汽车基本没有配置ABS(防抱死系统),一刹车车轮抱死,车辆会基于惯性前冲,「点刹」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车辆在某一点承受的同向力,并可在点刹过程中小幅改变行驶方向,避开障碍物。

错在哪里:

现在ABS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车的标准配置,在紧急制动时,电子控制每秒钟「点刹」10-18次。在有了电子辅助之后,人为「点刹」已属多余。

第三错:过弯带刹车现象

由于制动的提前量预留不够或者根本就是意识缺位,很多教练习惯在弯道前略减速,而将主要的减速时间留在弯道中。

形成原因:

这是人一种本能的习惯,由于弯道带来人对速度的谨慎,从教练到学生一般都会习惯在弯道中踩着刹车,以使内心更为踏实。

错在哪里:

入弯带刹车会导致左右轮的刹车皮磨损有明显差异,长期入弯制动会影响车辆的制动平衡性。车辆在入弯时,摩擦力已经具有减速功能,但各轮所受的力是不一样的,制动将加大各轮之间的力量差别,影响车的左右平衡,加大了侧倾幅度。

第四错:踩完离合踩刹车

为了避免新手或学员在驾车过程中「死火」,教练通常会将「半联动」方式扩大化,让学员多踩离合,碰到情况急刹车时,先把离合踩到底,再踩刹车。一些人在下山的长坡时,不自觉地采用了这样的方式,以预防碰到紧急情况时制动「死火」。

形成原因:

新学车者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因来不及踩离合而「死火」,教练也因心疼自己的车要经常「重启」,经常强调学员要「注意踩离合」,导致学员一碰到情况就踩离合,甚至有些学员左脚一直不敢完全离开离合踏板。

错在哪里:

左脚在正常行驶时不完全离开离合踏板,车略有颠簸,就会影响离合片的接触,既缩短离合片寿命又损耗动力;先踩离合再踩刹车,就是放弃了发动机制动,等于「空挡滑行制动」,将刹车任务完全交给了制动系统,这在下坡时尤其危险。完全靠制动系统制动,刹车皮会越来越热,如果坡度较长较陡,刹车皮热衰减可能导致制动失效,酿成悲剧。

第五错:听音升挡现象

教练总是习惯教学员,「听到发动机声音到了那种嗡嗡的程度,就要升挡了」。

形成原因:

原来大部分车没有转速表,而且发动机承受的转速也较低,转速略高就能听到明显的发动机轰鸣声。在车型和发动机特征比较单一的情况下,这种判断方式是「经验之谈」。

错在哪里:

不同发动机的运行情况不能简单根据声音来判断。教练所说的发动机声音的「这种程度」,在不同车型上的发动机转速相去甚远,较好的发动机在4000rpm以上的声音也不让人觉得难听,达不到「那种嗡嗡的程度」。

后话

看完了上面关于「教练会犯的那些错误」的介绍,大家会不会有点后怕的感觉?希望大家可以仔细阅读,避免以后在发生类似的错误。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