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麦缺苗或出苗不齐

2018-12-07 15:17:41版本:1/1

一、造成小麦缺苗或出苗不齐的因素

1、种子质量。种子收获后不注意晾晒或晾晒不到位,导致部分种子发生霉变;种子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以及一些陈种、瘪种、大小不均匀的种子等因素都会影响出苗。

2、整地质量。耕层浅、整地不均匀、不平整、土块多而大、底土不踏实等,均会影响小麦出苗,导致缺苗或出苗不齐。

3、还田秸秆质量。秸秆还田可以实现肥料的循环利用,利于土壤改良,但如果秸秆粉碎质量差,就会影响整地和播种质量,会产生露籽、深籽和吊根苗,如遇干旱或低温天气,就会导致成苗率降低。

4、土壤墒情。土壤墒情不适宜,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小麦出苗。

5、播种深度。播种过深,地中茎过深、出苗迟、苗弱,如遇风干,土壤底墒与表墒接不上,会影响小麦出苗率。播种太浅,土壤失墒,容易造成种子落干,影响出苗。

6、害虫为害。未包衣或未经药剂处理的种子,易遭受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为害,造成缺苗或出苗不齐。

二、预防措施

1、选择优良种子。购买种子时,应选择籽粒饱满、大小形状均匀一致、色泽光亮、无杂质、无霉变、无机械损伤的优质种子。

这样的种子播种后出苗快、出苗率高,苗齐、苗壮,利于高产。

2、提高整地质量。播种前要做好深耕细耙以及镇压工作。深耕要保证质量,做到浓度适宜,深浅一致,无漏耕重耕。耕平后及时耙盖和镇压,做到地面平整、表土细碎均匀、底土踏实。

3、提高秸秆还田质量。对于秸秆还田地块,首先要将秸秆彻底粉碎,采用旋耕埋草、碎土,然后播种,镇压。旋耕时,要尽量加大旋耕深度,保证旋耕质量。

4、浇足底墒水。小麦播种时适宜的土壤墒情是田间持水量75%-80%,播种时墒情适宜,才能保证小麦一次全苗。在小麦播前要提前浇水造墒,无灌溉条件的田块,要抢墒播种,采取快收快耕不晾茬,随耕随耙不晾垡的办法,尽量利用土壤内现有的墒情播种保苗。

5、播种深度要适宜。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在此深度内,要掌握早播宜深、晚播宜浅;沙土地宜深、黏土地宜浅;墒情差宜深、墒情好宜浅的原则。

6、害虫防治。播种时,要选用包衣的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以防播种后地下害虫咬损种子。小麦苗期有地下害虫为害时要及时撒毒土进行防治。

7、适当增加播种量。小麦播种量一般每亩10公斤左右。如遇到土壤黏重、土块大,或秸秆还田质量差的地块,为防露籽、深籽和吊根苗多,而导致苗体弱、成苗率低,应适当增加播种量2公斤左右。

修改

文章状态

收藏:0
浏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