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词典
文集
工具
退出登录
登录
我要提问
搜索
问答首页
怎么认定诽谤罪以及诉讼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正
2
0
1
3
-
0
3
-
0
9
2
2
:
2
2
:
4
4
版本:
1
/
1
2
0
1
3
-
0
3
-
0
9
2
2
:
2
2
:
4
4
版本:
1
/
1
诽谤
诽谤认定
诽谤诉讼
诽谤罪
认定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须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作者:
正解网
来源:正解网
链接:
https://www.zhengjie.com/question/1c3c2bdd
投票
5
好问题
烂问题
修改
分享
扫码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给QQ好友
分享到QQ空间
复制网址
OK了,粘贴即可!
问题状态
正解:
1
个
解答:
1
个
同问:
0
人
浏览:
12
次
相关问题
诽谤罪的认定及诉讼的提起的规定
正解:
1
解答:
1
同问:
0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损坏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正解:
1
解答:
1
同问:
0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损坏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正解:
1
解答:
1
同问:
0
【超星尔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判断题>法院以诽谤罪判处「秦火火」秦志晖有期徒刑2年,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
正解:
1
解答:
1
同问:
0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损坏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正解:
1
解答:
1
同问:
0
修改提问
怎么认定诽谤罪以及诉讼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诽谤
诽谤认定
诽谤诉讼
诽谤罪
认定
提交
图片
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
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
title
插入图片
图片链接:
图片描述:
添加
取消
视频
title
插入视频
视频链接:
添加
取消
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
1
个解答
正
2
0
1
3
-
0
3
-
0
9
2
2
:
2
2
:
4
4
版本:
1
/
1
2
0
1
3
-
0
3
-
0
9
2
2
:
2
2
:
4
4
版本:
1
/
1
只需观看完一个15秒以内的短视频广告,即可查看解答。只需观看完一个15秒以内的短视频广告,即可查看解答。
看完广告,即可查看解答。只需观看完一个15秒以内的短视频广告,即可查看解答。
只需观看完一个15秒以内的短视频广告,即可查看解答。只需观看完一个15秒以内的短视频广告,即可查看解答。
看完广告,即可查看解答。只需观看完一个15秒以内的短视频广告,即可查看解答。
3524 人已浏览过此解答
免费查看解答
×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免费查看解答
3步免费查看解答
2步免费查看解答
1️⃣ 长按保存下方小程序码
2️⃣ 打开手机微信的扫一扫
3️⃣ 点击右上角相册选取此码
1️⃣ 长按下方的小程序码
2️⃣ 在弹出的菜单中识别图中的小程序码
小程序码已失效
👉请点此刷新👈
60
s
自动显示解答
修改解答
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可见,诽谤罪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以外,均属于自诉案件,应由被害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是由检察院提起公诉。 刑事责任是对违法者最严厉的一种惩罚,所以对犯罪的认定必须要准确,要严格依据法律判断。对加害人行为性质的认定要根据其侵犯的不同社会关系以及造成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具体分析。同一违法行为性质的不同当然决定了对其的不同认定,既可能是追究刑事责任,也可能是追究民事责任,或者两者都予追究。 诽谤罪是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所以,如果要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就必须证明这种虚构的事实是加害人捏造且四处散布的。同时,还必须证明上述行为情节严重。 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见,我国法律只规定对于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受害人精神受损这一请求,不属于物质损失范畴,不能单独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分子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 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所以,受害人尽管在刑事案件中不能单独要求进行精神损害赔偿,但是可以在刑事案件审理之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提交
图片
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
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
title
插入图片
图片链接:
图片描述:
添加
取消
视频
title
插入视频
视频链接:
添加
取消
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
我的解答
提交
图片
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
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
title
插入图片
图片链接:
图片描述:
添加
取消
视频
title
插入视频
视频链接:
添加
取消
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