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词典
文集
工具
退出登录
登录
我要提问
搜索
问答首页
如何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
2
0
1
3
-
0
8
-
0
5
1
5
:
3
3
:
4
1
版本:
1
/
1
2
0
1
3
-
0
8
-
0
5
1
5
:
3
3
:
4
1
版本:
1
/
1
颧部红斑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须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作者:
正解网
来源:正解网
链接:
https://www.zhengjie.com/question/5bcc98d6
投票
8
好问题
烂问题
修改
分享
扫码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给QQ好友
分享到QQ空间
复制网址
OK了,粘贴即可!
问题状态
正解:
1
个
解答:
1
个
同问:
0
人
浏览:
4
次
相关问题
如何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解:
1
解答:
1
同问:
0
【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正解:
1
解答:
1
同问:
0
什么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解:
1
解答:
1
同问:
0
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预防?
正解:
1
解答:
1
同问:
0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是什么?
正解:
1
解答:
1
同问:
0
修改提问
如何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颧部红斑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提交
图片
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
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
title
插入图片
图片链接:
图片描述:
添加
取消
视频
title
插入视频
视频链接:
添加
取消
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
1
个解答
正
2
0
1
3
-
0
8
-
0
5
1
5
:
3
3
:
4
1
版本:
1
/
1
2
0
1
3
-
0
8
-
0
5
1
5
:
3
3
:
4
1
版本:
1
/
1
只需观看完一个15秒以内的短视频广告,即可查看解答。只需观看完一个15秒以内的短视频广告,即可查看解答。
看完广告,即可查看解答。只需观看完一个15秒以内的短视频广告,即可查看解答。
只需观看完一个15秒以内的短视频广告,即可查看解答。只需观看完一个15秒以内的短视频广告,即可查看解答。
看完广告,即可查看解答。只需观看完一个15秒以内的短视频广告,即可查看解答。
3420 人已浏览过此解答
免费查看解答
×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免费查看解答
3步免费查看解答
2步免费查看解答
1️⃣ 长按保存下方小程序码
2️⃣ 打开手机微信的扫一扫
3️⃣ 点击右上角相册选取此码
1️⃣ 长按下方的小程序码
2️⃣ 在弹出的菜单中识别图中的小程序码
小程序码已失效
👉请点此刷新👈
60
s
自动显示解答
修改解答
1、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修订的 SLE 诊断标准 (1)颧部红斑:遍及颧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的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 (2)盘状红斑: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栓塞,旧病灶可有皮肤萎缩性瘢痕。 (3)光敏感: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4)口腔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5)关节炎:非侵蚀性关节炎,侵犯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有渗液。 (6)浆膜炎: ①胸膜炎:胸痛,胸膜摩擦音或胸膜渗液。 ②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摩擦音或心包渗液。 (7)肾脏病变:蛋白尿>0.5g/d或> ;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型或混合性管型。 (8)神经系统异常: ①抽搐:非药物性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临时性电解质紊乱所致。 ②精神病:非上述情况所致。 (9)血液学异常: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4×109/L),至少两次;淋巴细胞减少(≤1.5×109/L)至少两次;血小板减少(≤100×109/L),除外药物影响。 (10)免疫学异常:LE 细胞阳性;抗 dsDNA 抗体阳性;Sm 抗体阳性;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11)抗核抗体免疫荧光抗核抗体阳性或相当于该法的其他试验滴度异常,排除药物性狼疮。 上述11项指标具备其中4项或4项以上即可诊断为 SLE,经测试,1982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0%以上。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提出的 SLE 诊断标准 SLE 在我国并不少见,典型病例有蝶形红斑及多系统损害,不难诊断,但如果不综合分析判断亦容易误诊,近年来早期,轻型,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日益增多,诊断较为困难,为了减少误诊,漏诊,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特制定以下诊断标准,以供临床使用,待积累经验后,再作进一步修改。 (1)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2)光过敏。 (3)口腔溃疡。 (4)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关节痛。 (5)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 (6)肾炎蛋白尿或管型尿或血尿。 (7)神经系统损伤抽搐或精神症状。 (8)血象异常 白细胞<4×109/L或血小板<80×109/L或溶血性贫血。 (9)狼疮细胞或抗 dsDNA 抗体阳性。 (10)抗 Sm 抗体阳性。 (11)抗核抗体阳性。 (12)狼疮带试验阳性。 (13)补体低于正常。 符合上述4项以上者可确诊,但应排除其他胶原病,药物性狼疮,结核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等。临床表现不明显,但实验室检查足以诊断为 SLE 者,可暂称为亚临床型 SLE。 3、隐匿型狼疮 临床上,有时可见患者具有一些症状提示 SLE 的诊断,但不能满足4条 ACR 的分类标准,1989年,Ganczarczyk 等人将这部分患者归为隐匿型狼疮,并提出了隐匿型狼疮的入选标准(表2),他们随访了22例隐匿型狼疮者5年以上,其中7例(32%)发展为 SLE,满足4条以上 ACR 分类标准,15例(68%)继续保持隐匿型狼疮,这两部分患者起始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没有显著差异,但具有 SLE 家族史的患者均发展为SLE,目前认为隐匿型狼疮是 SLE 的一种亚型,临床表现轻微,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极少,预后较好,诊断隐匿型狼疮必须随访,因为有些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起病较缓慢,临床表现虽符合隐匿型狼疮,但实际为 SLE 的早期表现,这部分患者终将发展为 SLE。
提交
图片
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
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
title
插入图片
图片链接:
图片描述:
添加
取消
视频
title
插入视频
视频链接:
添加
取消
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
我的解答
提交
图片
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
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
title
插入图片
图片链接:
图片描述:
添加
取消
视频
title
插入视频
视频链接:
添加
取消
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
∧
回顶部